《甘石星经》是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经、石经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两书的合称,作者为当时的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两书合称《甘石星经》。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成就中当属《甘石星经》最大,同时该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同时,甘德已观测到木星的卫星。记录了800余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
甘德,战国时齐国学者,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道历2300年),约齐威王、宣王的时代,稷下学宫天文占星学派代表。石申,魏国人,晚于甘德,浑天思想的代表,著浑天图。
题外话: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出于春秋战国时期时,我挺难过的,先辈们为我们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把它弄丢了!话不多说,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