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历4670年(西历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了一个漆奁,漆奁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几卷帛书。而帛书上一共记载了六篇内容,前后相连,并无分割,在帛书的最后,正是《老子》。
这座墓的墓主下葬于文帝前元十二年,彼时黄老之学正大行其道,陪葬《老子》,并不稀奇——这墓中出土帛书甚多,《老子》作为当时显学,同时陪葬了两本。这两个版本的内容相近,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版本中没有避讳刘邦的“邦”字,而漆奁中的这个抄本则改邦为国,显然成书于高祖时期。然而最稀奇的地方在于这书共计一万六千余字,其中《老子》被分成了《德》与《道》两部分,抄录在了帛书最后,在它的前面,另有四篇古书,分别被命名为《经法》、《十大经》、《称》和《道原》,乃是此前谁也没有听说过、甚至不见于任何文献的内容。
简介《黄帝四经》又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这是一部“治国之本”的书,它由四篇文章组成。这就为海内外黄帝子孙重新认识黄帝、黄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黄帝四经》之《经法》篇
〔道法〕第一,〔国次〕第二,〔君正〕第三,〔六分〕第四,〔四度〕第五,〔论〕第六,〔亡论〕第七,〔论约〕第八,〔名理〕第九
《黄帝四经》之《十大经》篇
〔立命〕第一,〔观〕第二,〔五正〕第三,〔果童〕第四,〔正乱〕第五,〔姓争〕第六,〔雌雄节〕第七,〔兵容〕第八,〔成法〕第九,〔三禁〕第十,〔本伐〕第十一,〔前道〕第十二,〔行守〕第十三,〔顺道〕第十四,〔名刑〕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