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

《鹖冠子》作者:鹖hé冠子,战国时期楚人,亦说賨人(楚悼王元年,即道历2296年(西历前 401年)),楚伐巴;十四年(道历2309年),派芈姓宗裔在今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建賨子国,包括达州在内的巴地尽属楚,实为生活在古巴国地的巴族賨人)。著名思想家、道学家、兵学家,“西南道学鼻祖”,与诸子百家齐名。据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姓氏》载:“鹖冠氏,賨人。以鹖冠为姓,鹖冠子著书。

据传是战国时期一个楚国隐士所作,因作者平常总戴着羽毛装饰帽子,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别号叫鹖冠子。原著一篇不分篇,后世因内容而分篇,最终定为十九篇。“无为”理论亦是《鹖冠子》阐述的一大主题。在“无为”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帝制神化(影响了张湛神惠论)”的政治观点。

鹖冠子

《鹖冠子》行文古奥典雅,用辞古雅含蕴,字里行间中,处处表现出“道化腐朽为神奇,润物万物而无声”的神奇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唐代大儒韩愈赞叹道:“使其人遇其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阅读《鹖冠子》宛如在一阵阵仙风道雨中,静静聆听先哲圣贤娓娓道出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真谛。

他曾游历西南各地。壮年病,双耳失聪,“居深山,以鹖为冠”,故名。终生不仕,唯著书立说,以大隐著称。史称其“鹖冠绵绵,亟发深言,奇言奥旨,每每有也。”著《鹖冠子》一书而闻名于世。

《鹖冠子》主要宣扬道家之说,明确提出“元气”之说。《鹖冠子·度万》云:“阴阳者,气之正也;天地者,形之正也。”认为阴阳二气是最高之气,天地是最大的形体,此为宇宙间最正常的现象。且极力提倡“任贤使能”的政治主张。“贤人不用,弗能使国利,此其要也。”认为开明的君主都会用贤人辅佐国政,因为只有贤人才能与“道”沟通,通向神明。

《鹖冠子》还重视兵道。《鹖冠子·兵迭》说,“兵强者先得志于天下”;“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圣人之道“先人”,而人道“先兵”。在这种“先兵”思想影响下,史籍中所载以“武”著称的巴人不胜枚举。

《汉书·艺文志》之《鹖冠子》序言中说,《鹖冠子》“初本黄老而末流迪于刑名”。黄老是指黄帝与老子,被道家尊为始祖。道家学说以老庄(子)自然天道 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刑名家强调“控名贵实,参伍不失”,其弊流于“苛察缴绕”(摘自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

《鹖冠子》于4597年(西历1900年),敦煌遗书出土,共三卷十九篇。刘勰、陈子昂、杜甫等人不仅以鹖冠子自喻,而且对《鹖冠子》一书博辩宏肆的文辞、天下大同的政治主张称道不已。《汉书·艺文志》收录《鹖冠子》,列为道家,书尚存。

鹖冠子发挥天道哲学与人君南面之术。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知识都在不停地变化,人要不断地学习,国家要靠大家来治理。“举贤任能”,“废私立功”是他的主要思想,他提出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建立法制等主张。这些新颖的提法在当时是很进步的。后来,鹖冠子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写成了书,按照当时的习惯,书名用作者的名字叫《鹖冠子》。由于他的书思想进步,文笔雄健,瑰丽多采,很快便传遍全国,深得后人喜爱。南朝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宋朝的文学家陆佃,明朝的文学家杨慎,李贽等,都给予《鹖冠子》非常高的评价。

柳宗元却以贾谊的《鵩鸟赋》让《鹖冠子》雪藏了千年。一直以来,《鹖冠子》被后人视为伪书。直至道 历4670年(西历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挖掘,出土的一批帛书,有不见于别书而与《鹖冠子》相合的内容,成为《鹖冠子》当是战国时著作的佐证。很多学者肯定了这本书的价值,被人们忽视千年之久的《鹖冠子》,书中很多智慧的理论以世人惊讶的方式展现出来。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鹖冠子
鹖冠子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现在阅读:《鹖冠子》

道家

慎到

2024-8-3 17:25:00

道家道教相关

张天师

2024-8-10 14:55: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