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古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为战国时期较为可信。但也不认为《素问》、《灵枢》所有篇章尽出战国。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认为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道历4670年(西历1973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4669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4674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枢》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
现中医专家据史料持观点:黄帝内经书名西汉后才被提起,《黄帝内经》全书成于西汉。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有《灵枢》《素问》两篇,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医学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五行 | 方位 | 时序 | 五气 | 生化 | 脏 | 腑 | 窍 | 体 | 志 | 色 | 味 | 音 | 声 | 谷 |
---|---|---|---|---|---|---|---|---|---|---|---|---|---|---|
木 | 东 | 春 | 风 | 生 | 肝 | 胆 | 目 | 筋 | 怒 | 青 | 酸 | 角 | 呼 | 稻 |
火 | 南 | 夏 | 暑 | 长 | 心 | 小肠 | 舌 | 脉 | 喜 | 赤 | 苦 | 徵 | 笑 | 黍 |
土 | 中 | 长夏 | 湿 | 化 | 脾 | 胃 | 口 | 肉 | 思 | 黄 | 甘 | 宫 | 歌 | 稷 |
金 | 西 | 秋 | 燥 | 收 | 肺 | 大肠 | 鼻 | 皮毛 | 忧 | 白 | 辛 | 商 | 哭 | 麦 |
水 | 北 | 冬 | 寒 | 藏 | 肾 | 膀胱 | 耳 | 骨 | 恐 | 黑 | 咸 | 羽 | 呻 | 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