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寒。清下焦之热, 煮饭补阴中之阳。新汲者良, 咸浊勿用。中煤炭毒, 灌之即苏。食井中每年五月五日午时, 入整块雄黄、整块明矾各斤许, 以辟蛇虫阴湿之毒。或加整块朱砂数两, 尤妙。食水缸中, 宜浸降香一二段, 菖蒲根养于水面亦良。水不甚清者, 稍以矾澄之, 并解水毒。
① 瀹( yuè岳) : 煮, 浸。
雨雪之水, 皆名天泉。其质最清, 其味最淡。杭人呼曰淡水, 瀹茗最良, 宜煎清肃涤热诸药。惟杭人饮之, 故人文秀美,佳于天下。杭人皆瓦屋, 以竹木或砖, 或铜锡为承溜, 周曰承溜,汉曰铜池, 宋曰承落, 皆檐沟水苋之称也。杭人呼为阁漏。引其水而注诸缸。然必日使人梯而上视, 如有鸟恶猫秽之瓦, 即以洁瓦易之。再以净帚频为扫除, 毋使木叶尘沙之积, 则水始洁。若近厨灶①之屋, 必有煤炱之污, 勿取其水也。狂风暴雨, 必夹尘砂, 亦勿取之。久晴乍雨, 亦勿遽取, 恐瓦有积垢, 濯之未净也。既注之缸, 必待其澄, 而后挹② 其清者, 藏诸别缸, 藏久弥良。凡藏水之缸, 宜身长而口小者, 上以缶③ 盆罩之, 而置于有风无日之所, 日晒久则水易耗, 而色不白也。置缸之地 ④以砖石, 或埋入土中一二尺亦可。先慈嗜茗而取水甚严, 蓄水甚精。谨详识之, 虽他处亦可仿行, 以免水土恶劣之病, 不但备烹茶煮药之用已。
溪涧之水, 发源于山, 清甘者良。水如恶劣, 其山必耡鞻⑤或为砒矾毒药之所产, 或为虫蛇猛兽之所居。而人之饮食, 首重惟水, 乍入其乡者饮之, 疾病生焉。生于其地者习之, 很戾钟焉。欲筹斡旋补救之策, 以期革犷悍之俗, 而康济期民者, 惟有广凿井泉, 是为亟务。爰采泰西掘井法于下, 庶无井之地, 悉可仿行焉。
【①厨灶: 原作“厨突”, 据广益书局本改。②挹( yì义) : 舀。③缶( fǒu 否) : 一种大肚小口的瓦器。
④( zhòu 昼) : 砖砌的井壁。⑤耡鞻: 艰险难行。】
高地作井, 未审泉源所在, 其求之法有四:
第一气试:当夜水气恒上腾,日出即止。今欲知此地水脉安在, 宜掘一地窖, 于天明辨色时, 人入窖以目切地, 望地面有气如烟, 腾腾上出者, 水气也,气所出处, 水脉在其中。
第二盘试:望气之法,旷野则可。城邑之中,室居之侧,气不可见。宜掘地深三尺,广长任意。用铜锡盘一具, 清油微微遍擦之。窖底用木高一二寸以蝭,盘偃置之。盘上干草盖之,草上土盖之。越一日开视,盘底有水欲滴者,其下则泉也。
第三缶试: 近陶家之处, 取瓶缶坯子一具, 如前铜盘法用之。水气沁入瓶缶者, 其下泉也。无陶之处, 以土甓代之, 或用羊绒代之。羊绒者, 不受湿, 得水气必足见也。
第四火试: 掘地如前, 篝火其底, 烟气上升, 蜿蜒曲折者,是水气所滞, 其下则泉也。烟气直上者否。
凿井之法有五:
第一择地: 山麓为上, 蒙泉所出, 阴阳适宜。园林室屋所在, 向阳之地次之, 旷野又次之。山腰者居阳则太热, 居阴则太寒为下。此论泉水之高下等第耳, 然山腰山顶, 亦有甘泉, 不可泥也。凿井者, 察泉水之有无, 斟酌避就之。
第二量浅深: 井与江湖地脉贯通, 其水浅深, 尺度不等。今问凿井应深几何? 宜度天时旱潦河水所至, 酌量加深几何而为之度, 去江湖远者不论。不论者, 不论浅深, 而以及泉为度也。泉愈深则水愈美, 虽水土恶劣之乡, 深泉必清冽无毒也。
第三避震气:地中之脉, 条理相通,有气伏行焉。强而密理,中人者九窍俱塞,迷闷而死。俗谓之犯土者是。凡山乡高亢之地多有之,泽国鲜焉。此地震之所由也,故曰震气。凡凿井遇此,觉有气飒飒侵人,急起避之,俟泄尽, 更下凿之。欲候知气尽者,缒灯火下视之,火不灭,是气尽也。
第四察泉脉:凡掘井及泉,视水所从来, 而辨其土色。若赤埴土, 其水味恶。赤埴, 黏土也。中为甓, 为瓦者是。若散沙土,水味稍淡。若黑坟土,其水良。黑坟者,其土色黑稍黏也。若沙中带细石子者,虽赤土、黄土皆佳。其水最良。
第五澄水:凡作井底,用木为下,砖次之,石次之,铅为上。既作底,更加细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
试水美恶, 辨水高下, 其法有五。凡江河井泉雨雪之水,试法皆同。
第一煮试:取清水置净器煮熟,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 此水质浊也。水之良者无滓,又水之良者, 以煮物则易熟。
第二日试: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视日光中,若有尘埃氤氲如游气者,此水质不净也。水之良者,其澄澈底。
第三味试:水,元气也。元气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佳者次之,味恶为下。天泉最淡,故烹茶独胜,而煮粥不稠。
第四称试: 有各种水, 欲辨优劣, 以一器更酌而衡之, 轻者为上。
第五纸帛试: 用纸或绢帛之类, 色莹白者, 以水蘸而干之,无痕迹者为上。于文, 白水为泉, 故水以色白为上。
人可以一日无谷, 不可以一日无水, 水之于人, 顾不重欤!苟知掘井试水之法, 则在可饮甘泉, 而免疾病。且藉以备旱灾, 御兵火, 一举而数善存焉。余性喜凿井, 而力有未逮, 惟冀同志者勉为之。但井栏之口, 宜小而多, 既免坠溺, 仍便引汲也。设无水之地, 而万难凿井者, 更列水库法于后:
水库法 泰西书云: 若天府金城, 居高乘险, 江湖溪涧,境绝路殊。凿井百寻, 盈车戴绠。时逢亢旱, 涓滴如珠, 或绝徼孤悬, 恒须远汲, 长围久困, 人马乏竭, 如此之类, 世多有之。临渴为谋, 岂可及哉? 计惟恒储雨雪之水, 可以御穷。而人情狃近, 未或先虑, 及其已至, 坐槁而已。亦有依山掘地, 造作池塘, 以为旱备。而弥月不雨, 已成龟坼, 徒伤挹注之易穷, 不悟渗漏之实多也。西方诸国, 因山为城者, 其人积水如积谷。谷
防红腐, 水防漏渫① 其为计虑, 亦略同之。以故作为水库, 率令家有三年之蓄, 虽遭大旱, 遇强敌, 莫我难焉! 且土方之水比于地中, 陈久之水方于新汲, 其蠲烦去疾, 益人利物, 往往胜之。彼山城之人, 遇江河井泉之水, 犹鄙不屑尝矣。天泉宿水,远胜山泉, 此惟杭人知之。名曰水库者, 固之其下, 使无受渫也; 幂之其上, 使无受损也。原注, 幂防耗损, 亦防不洁, 故古人井亦有幂也。四行之性, 土为至干, 土性干, 故胜湿, 受水太过, 则卑滥而为湿土。甚于火矣。水居地中, 风过损焉, 日过损焉。夏之日大旱, 金石流,土山焦, 而水独存乎? 妄人谓湿热相合为暑, 真是梦呓。故固之, 故幂之。水库之事有九: 一曰具, 具者所以庇其物也。细砂、石灰、乌樟、桐油等物。二曰剂, 剂所以为之和也。三曰凿, 凿所以为之容也。在家、在野, 皆可择地而为之, 不论方圆, 宜下侈② 上③ 为妙。中底以三分之一为坎, 其垢时, 以吸筒吸去之, 则年久弥清也。四曰筑, 筑所以为之地也。底墙皆须筑实, 毋使渗漏。五曰涂, 涂所以为之固也。筑坚候至八分干, 再以乌樟或细灰涂之。
【①渫: 污浊。②侈: 指钟口大, 中央小。③: 指下大上小。】
六曰盖, 盖所以为之幂也。七曰注, 注所以为之积也。以承溜引注也。八曰挹, 挹所以为受其用也。九曰修, 修所以弥缝其阙也。凡造圹、造窖、造盐地, 皆须筑实,毋使渗漏, 其事同也。而各处造法, 微有不同。若造水库之法, 亦可各随其便者。故附载其略于此。智者自能因地制宜。
水仓法 水库或卒难集办, 更有水仓一法, 较易从事。其法创自乾隆间, 杨州余君观德。凡水土恶劣之乡, 人烟稠密之地, 距河稍远之处, 皆可仿行, 以备兵火、旱灾、疾病诸患。但置旷地一区, 缭以土垣, 前设门楹, 傍曰水仓, 中为大院, 置大缸数百, 或百十只, 脚埋入土尺许, 满储以水, 复置水桶百十只, 水龙数具, 外謔①以锁。设有灾患, 开取甚易。若大家、巨刹, 凡有空院者, 尤易仿行。为己为人, 公私两益, 故附载之。
煎药用水歌
何西池《医碥》云: 急流迅速堪通便, 宣吐回澜水即逆流水最宜。百沸气腾能取汗, 甘澜劳水流水杓杨万遍, 名甘澜水, 亦名劳水。意同之。黄縫水吐痰和食, 霍乱阴阳水百沸天泉与新汲井水各半也。可医。治疟亦妙。新汲无根皆取井, 除烦去热补阴施。地浆解毒兼清暑, 亦和中补土。腊雪寒冰疗疫奇。更有轻灵气化水, 如蒸露法蒸水, 以管接取用之, 一名气汗水, 亦名水露。虽海水, 但蒸取其露, 即清淡可饮, 以咸浊不能上升也。奇功千古少人知。善调升降充津液, 滋水清金更益脾。肺热而肾涸, 清金则津液下泽, 此气化为水, 天气下为雨也。肾涸而肺热, 滋阴则津液上腾, 此水化为气, 地气上升为云也。蒸水使水化为气, 气复化水, 有循环相生之妙。而升降之机, 脾为之主, 故兼主中枢不运也。
【① 謔( jué决) : 安锁的环状物。】
井泉水
甘寒。清下焦之热, 煮饭补阴中之阳。新汲者良, 咸浊勿用。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