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

【原文】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 ① 谋。

【原文】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 ① 谋。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 ② 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③ 。

故圣王御世 ④ ,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 ⑤ 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诛伐。德同势敌,无以相倾 ⑥ ,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 ⑦ 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

圣人体天 ⑧ ,贤者法地,智者师古 ⑨ 。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 ⑩ 成败;《中略》差 [11] 德行,审权变 [12] ;《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 [13] 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 [14] 。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

【注释】

暗主:昏庸的君主。

事:服侍。

蹶:跌倒,此处为倾覆。

御世:治理天下。

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

倾:倾覆,打败。

谲奇:诡变出奇的计谋。

体天:依据天命。

师古:效法古代。

著:显示。

差:划分等级,区别。

审:考察。权变: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

贼贤:迫害贤人。

纪:纲纪,根本。

【翻译】

《军势》中说:“任用侠义之士不能依靠钱财。”因为侠义之士是不会为不仁的人去效死卖命的,明智之士是不会为昏庸的君主献计献策的。君主不可以没有德行,没有德行,臣子就会背叛;君主也不可以没有威严,没有威严,就会丧失权力。臣子不可以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就不能辅佐君主,尽忠守职;臣子也不可以没有威严,没有威严,国家就会衰弱,但如果臣子的威严太盛,自己就会身败名裂。

因此,圣明的君王统治天下,要观察盛衰的变化,考虑得失的原因,从而建立起制度和规范。所以便有诸侯辖二军,方伯辖三军,天子辖六军的规定。后来天下混乱,叛逆逐渐发生,天子的恩泽枯尽了,诸侯之间就会出现结盟立誓和互相攻伐的情况。诸侯之间由于政治军事上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办法消灭谁,于是千方百计收揽英雄豪杰之心,与他们同喜好同憎恶,然后再运用权术。因此,不运用计策就没有办法去裁决疑惑难明的事情,不采取诡诈出奇的手段就不能消灭奸人贼寇,不施用阴谋诡计就没有办法获得成功。

圣明的人能够体察宇宙的法则,贤能的人能够顺应大地的规律,智慧的人能够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所以,《三略》一书是为乱世而作的。通览全篇,《上略》是说设置礼赏,辨别奸雄,阐述成功与失败的道理;《中略》是讲区别德行、明察权变等方面的要领;《下略》主要是阐述道德,分析安危,说明嫉贤妒能、迫害人才的灾祸。所以,君主如果深通《上略》里面的道理,就能任用贤能之人,战胜敌人;深通《中略》里面的道理,就能驾驭将领,统率军队;深通《下略》里面的道理,就能明白天下兴衰的根源,熟悉治国的纲纪。臣子只要明白通晓《中略》之道,就足以成就功业、保全身家了。

中略

军势

2024-10-4 14:49:52

中略

中略

2024-10-4 14:50: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